TO-15是檢測空氣中有毒害揮發性(非極性和弱極性)有機物的標準方法
O-15 是美國 EPA 檢測空氣中有毒害揮發性(非極性和弱極性)有機物的標準方法,主要使用氣罐采樣和 GC/MS 進行分析。相比于同是罐采樣,使用氣相色譜法(或質譜法))的 TO-14 方法,TO-15 測定的化合物種類更多(共 97 種,常檢測的目標物有 65 種),采樣和分析程序更規范,并且添加了干吹等水汽管理、內標定量等步驟。TO-15 使用 GC/MS 具有靈敏度更高、定性結果更準確的優點,是罐樣品常用的標準方法。
與 TO-15 相類似的方法還有 HJ 759,這是中國在 2015 年推出的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罐采樣檢測方法。HJ-759 測定的化合物有 67 個,與 TO-15 的目標物不*重合,但它包括了一些檢測難度更高的硫化物。
為了達到化合物的檢出限 — 0 .5 ppbv,罐采樣的方式需使用預濃縮技術來聚焦分析物。傳統的預濃縮裝置使用液氮制冷來富集揮發性有機物,因其制冷溫度非常低(-180℃),容易導致一系列問題, 如冰堵等;另一種方案是對冷阱使用電子制冷結合吸附劑技術進行分析物聚焦,可實現大體積高揮發性有機物的定量保留,且節省了液體制冷劑的費用。
本方案中使用 Markes 的熱脫附預濃縮系統,聯用 Agilent 7890B/5977B GC/MS 來分析不同濕度的蘇碼罐樣品。其結果展示了揮發性范圍覆蓋丙烯到萘的 65 種目標化合物的檢測效果, 峰型出色,*符合 TO-15 和 HJ 759 標準方法要求的性能指標,其中檢測限低至 4 pptv。
圖 1. 儀器配置
氣體樣品進樣之后,先通過除水裝置 Kori-xr™,可以有效去除樣品中的水汽,然后進入 UNITY-xr 熱脫附儀。UNITY-xr 中配備了填充混合吸附劑的極細聚焦冷阱,能夠通過電子制冷將溫度降到 0°C 或以下。借助除水裝置去除水汽,可避免聚焦冷阱對水汽的保留, 因此可設置較低的溫度, 從而定量保留潮濕空氣中的 VOC、極易揮發 VOC、氧化物、鹵代烴等化合物。分析物一旦保留,載氣方向反轉,冷阱迅速升溫(升溫速度高至 100°C/s),便能將分析物反吹入 GC/MS 系統,進行分析。
圖2 顯示了 10 ppbv TO-15 標氣在 50%、75% 和 100% 相對濕度下的分析結果。圖 3 顯示了覆蓋整個揮發性范圍的 9 種化合物的提取離子色譜圖 (EICs),可以看出的峰型,特別是較輕的 VOC 在三個相對濕度條件下的高度相似性,表明了在分析物富集前使用除水裝置 Kori-xr™ 在整個濕度范圍都非常有效。
圖 2 .對10 ppbv 包含 65 種化合物的 TO-15 標氣在 50%、75% 和100% 相對濕度下的分析結果
圖 3 .在不同濕度下分析 9 種分析物的提取離子色譜圖(— 50% RH,— 75% RH,— 100% RH)
此方法成功應用于 65 種 TO-15 類化合物,三個相對濕度條件下的系統線性均非常好,所得平均 R2 值對 50%、75% 和 100% RH 樣品分別是 0.9993、0.9987 和 0.9992。圖 4 顯示了 100% 相對濕度樣品中,9 種覆蓋整個揮發性范圍化合物的線性。
圖 4: 100% 相對濕度的樣品中,9 種化合物在取樣濃度范圍 0.22–25 ppbv 的線性
方法所得的平均檢測限為 14 pptv , 65 種化合物中 54 種的檢測限在 20 pptv 或以下。檢測限的范圍從 4 pptv 到 45 pptv,離群的化合物是丙烯(95 pptv)。所有這些值都遠小于 TO-15 所要求的小于等于 0.5 ppbv,且三個濕度條件下的重現性結果也都在 TO-15 方法要求范圍內。
使用 Agilent 7890B/5977B GC/MS 結合 Markes 的 CIA Advantage–Kori-xr–UNITY-xr 大氣預濃縮系統可實現罐采樣,聯用 GC/MS 準確分析潮濕環境中的揮發性有害氣體, 符合美國 EPA TO-15 和中國 HJ 759 標準方法,可完成方案中 TO-15 類 VOC 的檢測。Agilent 5977B GC/MS可實現 SIM/SCAN 的同步數據采集,并且具有 AutoSIM 功能,可快速建立分析方法。除了氣罐采樣,該套設備還可用于吸附管、氣袋等其他多種采樣方法,并應用于環境空氣、材料揮發、室內空氣等多個領域。
免責聲明
-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-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(非化工儀器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